文|紫薯丸子
编辑|娱叔
1995年,22岁的郭德纲第三次北漂失败,独自行走在北京西红门大桥,十公里夜路是他落魄的注脚。
那时睡橱窗、吃葱拌面的他,最大愿望不过是 “上电视台说相声”。
2025年6月,南非约翰内斯堡桑顿会议中心,郭德纲穿靛蓝长衫向两千观众拱手,这是中国相声首次登陆非洲。
从草根艺人到文化使者,郭德纲早已走上另一条大道。
展开剩余92%聚光灯下,德云社黄金阵容悉数登场。
高峰与栾云平以《数来宝》展现贯口真功夫,密织的包袱引爆满堂喝彩;
烧饼与曹鹤阳在《黄鹤楼》中融入网络热梗,夸张的肢体语言让跨语种观众笑倒一片;
张鹤伦更以中西幽默碰撞消解文化隔阂。
郭德纲与于谦的三度返场将气氛推向巅峰。
从经典段子《学西河》到即兴互动,二人凭借“三翻四抖”的节奏掌控,让掌声如潮水般席卷剧场。
台下的外国观众虽然不通中文,但却随着满场的笑声开始鼓掌。
这正是德云社精心设计的“无国界喜剧语言”。
现场演出带来的不仅是笑声,更是演员与观众共同创造的独特体验。
熟悉的段子因节奏变化、观众反应和即兴发挥焕发新生,这正是剧场艺术的魔力。
除此之外,南非演出次日,中国新闻网发布报道,详细记录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交流。
主流媒体的聚焦,标志着相声这门传统艺术作为文化输出载体的地位获得国家层面认可。
当同行还在争论相声雅俗时,德云社用2000人海外剧场的上座率交出答卷。
没有财政拨款,全靠票房养活团队;不炒话题流量,专注提升业务能力。
郭德纲走通的这条“民间文化出海”新路,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式。
面对赞扬,郭德纲丝毫不骄傲。
他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我出国说相声就一个宗旨,只负责中国人的快乐。”
这番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德云社海外巡演的核心逻辑,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为漂泊异乡的华人送上精神慰藉。
在演出落幕时分,感人一幕悄然上演。
三十多岁的一位国人跑到台前,拿着手机壳请求签名,手机页面显示着:累计收听相声1000小时。
“在南非十年,每晚都是德云社伴我入眠。”他对记者说道。
郭德纲也特意停留十多分钟满足观众的签名要求,他深知这些乡音对异国他乡的友人意味着什么。
“咱们来自天南地北,同宗同源,是一家人,希望大伙感受到家乡的这份快乐。”
演出前他对记者这样解释海外巡演的意义。
“在南非看相声现场版,就像寒冬里喝到一碗热汤,想都不敢想”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拿着门票感慨。
他和同事提前一个月抢票,演出当天早早来到剧场守候,对他们这些旅居非洲的华人而言,乡音是最珍贵的礼物。
社交媒体上,德云社南非话题刷屏非洲华人朋友圈。
台下满脸笑意的侨胞,台上热烈表演的德云社成员,文化纽带在此刻变得具体可感。
那是手机里的音频,是票根上的褶皱,更是演员签名时指尖的温度。
面对荣誉,郭德纲在采访时展现出清醒认知。
要让海外同胞感受到家的感觉,至于下一步怎么在非洲推广,任重而道远。
这份清醒源于他二十年的坚守,郭德纲始终相信“观众喜欢就是最大的支持”。
2019年《人民日报》罕见用千字长文讲述他一路走来的故事。
第二天,郭德纲转发了这篇文章,并回复到:“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
时间回到1988年左右,那时15岁的他,怀着满腔热血报考了北京曲艺团,可惜的是以失败告终;
1992年郭德纲又开始尝试在小剧场演出,却因风格与当时主流审美不符,再次铩羽而归。
1995年,22岁的郭德纲第三次来到北京,这一次他带着更强烈的破釜沉舟的决心,却也陷入了北漂生涯中最窘迫的阶段。
为了几千块钱,他甚至在橱窗里被路人围观48小时,被嘲笑 “不要脸面只要活路”。
好不容易在2005年凭借《我要幸福》爆红,可郭德纲迎来的不是鲜花掌声,而是铺天盖地的批判。
以姜昆为代表的主流相声界公开质疑其作品 “低俗、庸俗、媚俗”,甚至发起 “反三俗” 运动,要求行业抵制。
与此同时,德云社遭遇剧场封杀、同行诽谤,甚至被官媒点名批评“代言风波”,陷入 “墙倒众人推” 的绝境。
面对压力,郭德纲选择用作品说话。
他推出《我要反三俗》等相声,以自嘲的方式回应争议:“相声本就该让人笑,至于用什么方式,那是观众说了算。”。
后来随着德云社演出场场爆满、商演门票秒空,市场用真金白银证明了其价值,当初的争议声才慢慢消散。
2018年墨尔本公演时,当地华人包场连演三场,自下而上的文化认同重塑了行业话语权。
再到2024年,郭德纲当选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并发起成立传统演艺工作委员会,致力于挖掘濒危曲艺形式。
这一身份转变,标志着他从民间艺人升为官方文化战略的执行者,德云社也再一次走向世界。
今年5月,德云社在韩国仁川的演出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盛赞为 “连接中韩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年的“四海福临”世界巡演又被央媒夸赞,“德云社”将中国笑声播撒全球。
此次南非公演是德云社 “四海福临” 全球巡演的首站。
根据官方公布的行程,团队后续将转战西班牙、荷兰、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最终在新加坡收官。
这一横跨三大洲的布局,标志着中国传统曲艺正以商业化运作的模式,系统性地走向国际舞台。
德云社的海外巡演证明:真正的文化输出,不是强行灌输,而是用共鸣打动人心。
未来,随着德云社 2025 年全球巡演的持续推进。
郭德纲和他的团队将带着 “中国幽默远征军” 的使命,把笑声与文化自信传递到更多角落。
部分参考资料:
新华网|跨越国界的笑声:连接韩中两国文化桥梁--德云社“四海福临”全球巡演在韩国仁川盛大开幕.2025
人民日报|《那一年岳云鹏14岁,郭德纲26岁》2019
中国新闻网|中国相声团体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公演.2025
发布于:山东省信钰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